中國鄉村旅遊持續“升溫”民宿體驗熱度不減
在剛剛過去不久的“雙節”,全國各地遊客絡繹不絕,鄉村旅遊持續“升溫”。各地多措並舉,提升服務品質,拓展旅遊業態,爲遊客提供了豐富的出遊體驗。
鄉村民宿“一房難求”
攜程發佈的《中秋國慶旅遊總結報告》顯示,“十一”期間,全國鄉村遊酒店訂單同比增長近1倍,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4倍多。鄉村旅遊人羣中,“90後”佔比達30%,成爲增長最快的消費人羣。北京、杭州、廣州、上海、蘇州、黃山等周邊地區的鄉村成爲較熱門的鄉村遊目的地。攜程度假農莊民宿的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55%,四川九寨、安徽金寨、貴州畢節、福建赤錫、河南安陽林州、新疆等多地農莊民宿均出現“一房難求”情況。
以小衆化、差異化爲特徵的精品民宿,精準匹配了年輕人的多元選擇需求,給鄉村旅遊市場注入更多活力。
“今年‘雙節’假期,安化縣的精品民宿坤雲居、葉子灣度假區、伴江隱宿、天茶園等民宿的客房都被預訂一空,許多客人甚至提前半個月預訂。”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遼寧省阜新市評選出精品民宿和特色民宿,打造“阜宿”品牌,成爲承接“詩與遠方”旅途的重要節點,爲遊客度假提供更多選擇。據阜新市文旅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,截至10月5日,阜新市民宿共接待遊客3000餘人次。其中,以雲七小院、素巒民宿、清悅曉院爲代表的塔子溝民宿羣更是推出家庭聚會、圍爐煮茶、親子互動等活動,打造微度假旅遊目的地。
小山坡上紫色的粉黛綻放,村道上玫瑰花迎風搖曳,小火車站裡遊客摩肩接踵,遊人絡繹不絕……這是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中秋國慶假期8天的寫照。8天假期,光山縣共接待遊客約55.7萬人次,同比增長11.4%;實現旅遊收入約2.01億元,同比增長17.3%;東嶽村、朱樓生態休閒小鎮、方樓公園、鐘鼓樓親子樂園等地尤爲火爆,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“雙豐收”。
西部地區成鄉村遊“黑馬”
《中秋國慶旅遊總結報告》指出,新疆、雲南等距離較遠的地區,成爲遊客出遊的熱點區域。“十一”期間,新疆、雲南方向跟團遊訂單同比增長近2倍。據同程旅行發佈的《2023中秋國慶假期旅行消費報告》顯示,8天假期,以景邁山爲代表的雲南鄉村旅遊接待遊客1800.77萬人次,實現旅遊收入81.03億元。
西部地區成爲今年鄉村旅遊的“黑馬”,亮點頻出。新疆喀什地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提供的數據顯示,8天假期裡,喀什地區共接待國內遊客180.01萬人次,相較2019年同期增長89.78%;實現旅遊收入15.38億元,相較2019年同期增長62.07%。
miracle world book
記者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部門獲悉,截至10月6日,全州共計接待遊客超過296萬人次,實現旅遊收入32.61億元,比去年增長410.70%,同比2019年增長26.18%,創國慶旅遊接待歷史新高。
美學賦能提升鄉村旅遊體驗
隨着鄉村旅遊的持續火熱,打造美麗鄉村,提升鄉村美學體驗成爲很多地方吸引遊客的重要“法寶”。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創新選聘“藝術村長”,通過機制護航、產業賦能、美育引領,聚焦“藝術文化賦能鄉村振興”小切口,做好推動共同富裕大文章。
高人竟在我身邊 晨星LL
據介紹,西湖區出臺《“藝術村長”工作方案和考覈辦法》,發揮中國美術學院、浙江音樂學院等高校集聚優勢,建立藝術文化振興鄉村人才庫,搭建“1+4”校地會商跟蹤評價框架,推動“藝術村長”與轄區村社雙向選擇,助力打造特色濃厚、韻味濃郁的藝術型未來鄉村集羣。
此外,西湖區依託“文藝1小時”爲廣大村民提供田野手藝賽、茶園音樂會、陶藝製作課等公益培訓輔導課程,累計開展音樂、美術、科學、體育等主題公益美育活動300餘場,組織暑期鄉村體驗實踐活動10餘次,發動200餘位青年教師和院系學生前往村社調研學習,提升遊客鄉村旅遊體驗,實現了鄉村經濟收入與美學價值的雙提升。
科学家开展最大规模宇宙学计算机模拟
近年來,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也積極探索“耕地保護+全域旅遊+民宿旅遊+鄉村旅遊”的全新模式,實現生態美學與鄉村旅遊和諧統一。爲進一步提升桃源梯田旅遊景區的綜合競爭力和知名度,遂川縣以梯田爲核心,串聯望天丘、盤龍匯、遂心石等自然景觀50餘處,打造桃源古居、農耕博物館等人文景觀,新建天空之境、風車長廊等網紅打卡點10多個。
这一次马云蒙对了,两年后房子多得像葱
中國的語言與文字,真是強強聯手
李強抵吉爾吉斯訪問並參加上合理事會 稱吉國是好兄弟